第24章 恭请司马
第24章恭请司马
这天,荆公正式到翰林学士院应卯。
翰林学士院坐落在大内北苑的太液池边,环境十分幽静。北门正对着太液池中的水殿,终日清风除除,微波卜卜;东有园圃,花木成畦,香气袭人,翠荫如盖,鸟鸣啁啾。园圃间用木栏隔成青砖甬道,往东即为左承天门,通东华门;东南往崇政殿;西北往福宁殿。
学士院一排七间。中厅称“玉堂”,堂中设有书案,称“视草台”,奉诏草制的翰林学士在此起草诏书,因太宗皇帝曾亲幸玉堂,现供奉太宗御像,只有皇帝亲临学士院才在此厅接见学士,平日空着,只作为一种摆设,无人敢坐。
由玉堂往东,分别为一、三、五号厅;往西,分别为二、四、六号厅。其中紧临玉堂的一、二号厅,一般供承旨使用,称“承旨阁”。
第三号厅是有名的“槐厅”。厅前院内,一株巨槐盘根错节,枝繁叶茂,每逢春末夏初,槐花盛开,幽香四溢,令人神清气爽。据说大凡住过此厅的学士,将来必会升任宰相之职。
此时范镇、吕公著二人为承旨,分别住在一、二号厅,王珪、司马光住三、四号厅,新任学士荆公资历相对较浅,因此安排在第五厅。
荆公这天点过卯,未进本厅,而是直接去了西头的四号厅,推门不见好友司马光,一打听,说司马学士这天在龙图阁。
荆公知道好友司马光是位酷爱文史之人,英宗时,他总感觉历代史书内容过于繁杂,不便于帝王阅览,于是自撰《通志》八卷,献给英宗。英宗看后大喜,专门置制局秘阁,着司马光继续撰述。现在司马光去了龙图阁,定是为编撰史书之事。
荆公转身出学士院,向西约走了十多分钟,出皇仪门,径直向南再走一段时间,到了龙图阁。
龙图阁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四年,是大宋王朝的第一个皇家档案馆,分上下两层,上层藏有太宗御书、文集、轴卷等;下层设经典、史传、子书、文集、天文、瑞总六阁,藏有图书、宝物、宗室名册、谱牒等。
到了龙图阁前,荆公说了来意,门吏见荆公身着绛袍,腰佩金鱼袋,已知其身份,急忙进去报告,旋即出来告之:“司马学士正在忙着,请你进去。”
荆公随门吏进了殿,来到经典阁,就见阁内一排排栗壳色书架,书架上整齐而有序地排列着各种装帧的古籍,涉猎广泛的荆公见那各种装帧是:周朝的简册式,汉代的卷轴式,大唐的经折式、旋风式,也有少量本朝的蝴蝶式版本。各种不同装帧的书籍一一分门别类编上号码,以供阅者查找。偌大的经典阁,经此一番排列,竟然显得狭小而拥挤。
南端另有一室,荆公进到门前,眼前豁然亮堂起来,就见此室宽敞明亮,中间一张长桌,长桌上堆着各种装帧版本的古籍,细看,那是《纪年》、《功臣录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尚书》、《周礼》、《春秋左传》、《晋纪》、《异域归忠传》、《魏公谏录》、《唐补记》等等。
坐在书桌前的司马光,眼睛浏览左手竹简,右手记录书中精要。
荆公见他专心致志,微微欠身,行个叉手礼,道:“君实兄,打扰了。”
司马光连忙放下手中简册,扬起长长的凤眉,呵呵一笑道:“介甫也算会找,竟找到这里来了?快坐,快坐。”
一边挪出一把鹤颈椅。
荆公坐下,司马光问道:“皇上请介甫越次入对,谈了何事,能否说说?”
荆公回道:“无非是谈些大宋目下积贫积弱,以及如何改变这种景况的事情。”
司马光笑笑,说道:“君实早就说过,介甫不起便罢,一起我大宋则立马太平可至矣!”
“君实兄过奖了。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》《野火》《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》【多趣阁】《万界守门人》《天命之上》《岁岁平安》《逢君》《帝皇的告死天使》《捞尸人》
小说文档【wendang.cc】第一时间更新《天下可为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