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贯彻实施
【第1/8页】
天才一秒记住【小说文档】地址:wendang.cc
●万里深有感触地说:“农村、乡镇需要科学技术太迫切了。现在吸收科学技术积极性最大的是在农村。”
●宋健后来回忆说:“杨浚同志曾经是国家科委的副主任,我们请他出来做“星火司令”,主持这项工作。”
●病中的杨浚用手指不停地敲击着桌子,一个字一个字艰难地说:“星火计划一出台,就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。”
●贯彻实施
全国开始实施星火计划
全国第一次“星火计划”工作会议结束以后,国家科委立即起草关于实施“星火计划”的报告。
1985年11月18日,宋健、杨浚写信给国务院副总理万里,将国家科委关于实施“星火计划”的几个报告及有关材料一并送上,恳请得到万里指示。
11月19日,万里阅后立即批转中央政治局委员田纪云:
此两件已阅,所提意见可行,请你在农业会议上提出。大家讨论后可把一些决定的问题写入1号文件上,请斟酌。
1985年11月20日,万里就“星火计划”召见宋健、杨浚时,深有感触地说:
“我看了你们的报告,完全同意。我已批给田纪云同志了,请他办。农村、乡镇需要科学技术太迫切了。现在吸收科学技术积极性最大的是在农村。那里人们迫切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,创造更多产品,摆脱贫困以致富。但是,缺少知识,没有技术,没有人才。”
“我最近到沂蒙山区,1938年我在那里打过游击,47年了,那里的人民才刚解决温饱。关键问题是政策和科技。”
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中央主要解决了上层建筑解放生产力的问题,把农村放活了,形势越来越好。农村要继续发展现在主要靠科技。那里管理灵活,求技若渴,资源丰富,人力充沛,广阔天地,大有作为。科技部门应该在那里大力发挥作用。中国的振兴,最终要靠8亿农民的兴起,哪怕有4亿人民达到苏南的水平,就不得了。只要农村振兴了,中国就定会成为一个经济大国。”
“前几年我就想提出科技要为乡镇经济服务,为振兴乡镇经济做工作。后来考虑条件尚不成熟,未正式提出。现在情况不同了,条件已经成熟了。你们提出“星火计划”,是向农村送“星火”,非常对,这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。那里的广阔天地,大有可为,你们大力而为,坚持几年,肯定大有成效。“
1986年,中央把“星火计划”写入中共中央1号文件,决定在全国实施。杨浚被任命为实施“星火计划”的负责人。
宋健后来回忆说:
杨浚同志曾经是国家科委的副主任,我们请他出来做“星火司令”,主持这项工作。他很快就带头下去了,到基层去亲自做调查,亲自落实工作,给基层很多指导。“星火计划”的启动工作主要是杨浚同志做的,搞了几年,起了很大的作用。
杨浚这个“星火司令”一上任,立刻从国家科委10多个部门里,调兵遣将组成了“司令部”,即后来的“星火计划”办公室。在“司令部”的指挥下,科技星火便在全国点燃了。
杨浚十分重视调查研究。他组织人马,兵分几路,到各省、市、到基层去调查研究。他自己亲自到江苏、浙江、广东、广西、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山西、内蒙古、福建……深入调查研究,几乎走遍了祖国大地。他一边调查,一边指导基层实施,一边吸取群众中好的经验。
杨浚是一个不辞辛劳,不知疲倦的领导者。到基层去调查研究,无论刮风、下雨、下冰雹,都挡不住他;年轻人都累得吃不消了,他照样干劲冲天地在工作。
1986年3月,杨浚从安徽调研结束,坐汽车赶到浙江常山时,已是21时多,他不顾休息,也不顾吃饭,边吃点心边听汇报,连夜还到常山食用菌研究所去看项目。23时多,他又马不停蹄赶路到巨县考察。
在山东临沂考察时,当晚又是风又是雨,县科委主任一再劝阻,他坚持上路,24时多才赶到枣庄。
在河北张家口考察时,途中碰上百年不遇的大冰雹,马被打得直蹦,汽车顶上叮当乱响,眼看山洪就要下来了,形势十分危险。杨浚临危不惧,晚上赶到张家口后,照样开座谈会调查。杨浚就是这样风风雨雨地跑遍了祖国大地。
1986年5月,杨浚带领一行人来到山西,接待他的山西省科委副主任仲济学以为,在太原市给他汇报一下,然后请他到五台山玩玩就完事了。没想到,杨浚不去五台山游玩,一定要到星火点去亲自看,他要亲耳听,亲自作实地考察。仲济学只好陪着他一个县一个县、一个点一个点、一家一户地仔细考察。
汽车来到广灵县的麻地沟,山路太崎岖,汽车开不进去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